華聲在線1月10日訊(記者 劉勇 通訊員 劉曉昱)今天在長沙舉行的湖南補硒工程實施10周年慶典傳出消息,經過10年努力,我省富硒農業基地已發展到58萬畝,這種獨具健康特色的功能農業初成“氣候”。老同志劉夫生、沈瑞庭出席。
硒是人體必需的一種微量元素,具有極強的抗氧化性,被譽為“長壽元素”。湖南只有新田、桃源、慈利、新邵等地的土壤含硒豐富。從2006年開始,我省以給農作物施富硒肥等方式,啟動補硒工程,大力生產市場有需求、農民能增收的富硒農產品。
省富硒生物產業協會執行會長楊俊介紹,這種種養具有強化特定營養或一定保健功能特性農產品的農業,實際上就是功能農業,它比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綠色農業的層次都要高。目前,我省已有富硒農業種養加工企業102家,富硒農業成為湖南功能農業“領頭雁”。
據悉,我省將在未來10年,選擇新田、桃源、慈利、新邵以及寧遠、江華、南縣、澧縣等12個縣市區,充分利用富硒土地資源和生物轉硒核心技術優勢,整縣推進富硒農業產業,力爭在糧食、油料、蔬菜、茶葉、水果等產業上,富硒產品種植面積均發展到100萬畝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