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補硒·健康生活”大型公益宣傳活動在京啟動
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學會發布的權威報告表明,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缺硒,而中國是世界上缺硒重的國家之一。多年來,在醫藥和營養學界,被稱為“生命 的火種”“心臟的守護神”的硒元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已經得到世界廣泛的認知,具有護心腦、變等多種功能。然而,作為大獨立硒礦床的所在,湖北 省恩施市在硒資源開發利用方面,長久以來停留在售賣農產品的初級階段,其市場空間值得拓展。近日,中國“科學補硒·健康生活”全國百城千場公益科普活動暨 “硒都養生行”北京地區啟動儀式拉開序幕。此次活動是由中國保健協會科普教育分會主辦,湖北省硒資源開發利用促進會、恩施盛硒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 單位參與協辦。由政府、協會及企業聯手舉辦的將歷時3年的科學補硒公益活動,有望改變我國硒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局面,為富硒食品走出深山出一份力。
龐大人群未達硒元素攝入標準
臨床醫學證實,40多種疾病與人體缺硒有關,如克山病、大骨節病、心血管病、癌癥、糖尿病等。而人體每日補充50—250微克硒,可有效預防上述疾病。研 究發現,在美國和芬蘭等國高硒地區冠心病、高血壓的發病率比低硒地區明顯偏低,腦血栓、風濕性心臟病、全身動脈硬化的死亡率在高硒地區明顯低于低硒地區。 中國保健協會科普教育分會會長于菁在此次活動啟動儀式致辭中表示,硒是人體必需的14種微量元素之一,但硒在地殼中含量少,其分布與黃金、鉑金相當。早在 1998年10月,由中國營養學會主持修訂的“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已將硒列為15種每日膳食營養素之一,提出一個成年人每天應攝入50—250微克 硒。地理普查顯示,我國72%的地區缺硒,約10億人生活在低硒、缺硒地區,這也意味著這一龐大人群無法通過日常飲食達到硒元素攝入標準。更讓人擔憂的 是,許多缺硒地區的人群還并未有主動補硒的意識和相關科普知識。
“世界硒都”湖北省恩施市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補硒·健康生活”公益宣傳活動組委會副組長趙萍介紹,恩施擁有世界上的獨立硒礦床資源。如何將這珍貴的硒資源轉化成產業,是恩施當地政府多年來苦苦思索的問題。經過多年努力,與硒的相關食品研發、標準、質檢中心均已“落地”,富硒食品只待走出深山。
據介紹,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于2009年對湖北省恩施市的富硒巖層和土壤、農作物展開調查,證實恩施境內出露的二疊紀10余米厚的含硒石煤(含硒碳質頁巖) 是造成其巖層分布區內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農作物中富集硒的主要因素,恩施市新塘鄉、紅土鄉、沙地鄉、白楊坪鄉、板橋鎮、沐撫集鎮等高硒區在公路邊、 田邊、山邊都有含硒石煤(含硒碳質頁巖)出露,出露區的下游就是適宜耕種的農田,層層控制,形成立體分布的天然生物硒資源。恩施境內大量出露的含硒石煤經 風化、雨淋、水遷徙進入土壤和水體,致使這些區域的土壤平均硒含量和面積、糧食作物、飼草飼料、畜禽產品、中草藥及山泉水中硒含量是國內其他地區的十幾倍 至幾十倍,形成獨特的天然富硒生物圈。
富硒食品走出深山時機成熟
趙萍告訴記者,我國補硒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階段是上世紀60年代,我國缺硒地區人群補充易在體內形成蓄積的無機硒——亞;第二階段是補充完成 了次生物轉化的硒酵母;第三階段是人體內形成蓄積的植物有機硒,即利用硒資源地區的富硒植物原料,經生物技術開發的有機硒食品。“目前,已發展到 植物有機硒階段。”趙萍表示,從檢測上看,2012年,硒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恩施成立。從政策來講,恩施專門制定了硒產業發展10年規劃,旨在 提升硒產業的核心競爭力。2014年,恩施硒產業發展迅速,已有逾百家富硒食品生產企業在恩施落戶。同時,恩施還積極拓展視野,2014年舉辦的硒食品博 覽會中,吸引了來自全國的360家企業參與,5000多種富硒食品登臺亮相。
北京天孚基業,一直秉承著“只為健康生活”的經營理念,具有成熟的渠道與良好的社會口碑,正因如此,恩施盛硒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正式與天孚基業深度 合作,共同推廣宣傳“科學補硒·健康生活”的公益活動。“因其資源的獨特性和加工技術的創新性及明確的功能性,未來,富硒食品有望成為我國功能食品市場的 新增長點。”天孚基業總經理喬輝說。
我國補硒市場空間三萬億元
被稱為“工業產業維生素”的硒,在工業領域應用廣泛,應用在飼料、保健品、生物肥料、生物制藥等領域的10多個行業。于菁告訴記者,硒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及解毒排毒的作用。缺硒可導致40多種疾病。值得提醒的是,在補硒方面,不要盲目,要強調科學性和主動性。
談到如何科學補硒?趙萍表示,不同人群的補硒方式有所不同。兒童人群可以通過富硒面條、富硒大米來攝入硒;老年人群和白領人群可通過喝硒茶,吃富硒功能食 品來攝入硒。研究發現,硒在種子、十字花科植物中含量豐富,如大豆、芝麻、花生、白菜、蘿卜及西蘭花中。她建議,日常生活中,要多食用這些食物。
趙萍特別提到,在恩施雙河魚塘壩發現的十字花科植物壺瓶碎米薺,俗稱野油菜,其含硒量每千克為192—1245毫克,為世界植物含硒量,聚硒能力是一 般植物的1000—2000倍。恩施盛硒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研發,已應用植物有機硒萃取技術,將其開發成富硒食品,因壺瓶碎米薺強大的聚硒能 力,以其為原料開發的食品也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國內相關檢測部門對恩施富硒農產品的檢測結果顯示:大米含硒量均值為每千克0.262毫克,全國平均每千克0.025毫克;油菜籽每千克19.4毫克, 高達每千克268.1毫克。2008年,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調查恩施高硒區部分農作物含硒量:沙地秋木村白菜每千克29.89毫克、紅薯每千克 5.28毫克;沙地花被村南瓜每千克9.72毫克、黃豆每千克5.09毫克、辣椒每千克3.79毫克。以上均為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的優質原料。
如何讓這些富硒食品走出深山,走上全國缺硒地區百姓的餐桌,是專家和企業所思考的問題。喬輝表示,要真正做大、做強富硒食品產業,就要做好全渠道融合。未來,將依托更成熟的營銷渠道,將硒萃等優質的富硒食品帶出深山。
中國補硒的市場有多大?有專家預測,我國約10億人需要補硒;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平均值——每人每天補硒80微克來計算,目前每天補硒80微克需花費8元錢,這就是一個每年3萬億元的巨大市場。
記者了解到,“科學補硒·健康生活”公益宣傳活動計劃歷時3年,將在全國百所以上城市舉辦千場公益科普教育活動,讓逾萬人認識和了解硒,同時配合科普活動 讓更多的人了解生活補硒、科學補硒的科學知識,在各地招募一批“科學補硒榮譽宣傳大使”即宣傳志愿者,向全社會,尤其是缺硒地區傳播“科學補硒·健康生 活”的健康理念。
最新文章
富硒水稻種植的附加價值
如何種植富硒大米的硒含量在40...
政策解讀,富硒農業的未來前景...
富硒水稻肥助力解決中國硒攝入...
硒與非富硒水稻品種的對比
普通水稻在關鍵期如何實現富硒...
硒無憂富硒肥廠家對于功能農業...
硒無憂富硒種植技術全國推廣的...
富硒水稻的種植環節與技巧
水稻硒化肥怎樣給富硒水稻補充...
熱點文章
我國富硒產品硒含量國家標準和...
釩對人體的作用,這個微量元素...
富硒產品硒含量國家標準及行業...
富硒小米和普通小米的區別都在...
國家最新補硒標準2018年4月1日...
為什么現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富硒...
不是所有的地瓜都叫富硒地瓜!...
補硒須知 | 我國富硒產品硒含量...
最新國家標準!關于食品中硒限...
為什么叫富硒?含硒食品與富硒...
富硒食品產業“水到”只待“渠成”
日期:2016/11/28 點擊:1038 文章來源:安徽硒無憂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導讀: 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學會發布的權威報告表明,全世界有60多個國家缺硒,而中國是世界上缺硒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多年來,在醫藥和營養學界,被稱為“生命 的火種”“心臟的守護神”的硒元素,對人體健康的作用已經得到世界廣泛的認知,具有護心腦、抗癌變等多種功能。
同類產品推薦
富硒水稻種植的附加價值
富硒水稻的種植不僅能夠提升農產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多方面的附加價值,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025/11/15
如何種植富硒大米的硒含量在40-300微克/公斤
要種植富硒大米,確保稻米中的硒含量在40-300微克/公斤之間,需要遵循一系列的種植規程和要點。以下是一些關鍵步驟:
2025/11/15
政策解讀,富硒農業的未來前景如何
富硒農業是指在富硒地區利用特殊的土壤條件,種植富含硒元素的農產品。硒是一種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保護心血管、提高免疫力等多種生理功能。隨著人們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富硒農業逐漸成為農業產業中的一個新興領域。
2025/11/14
富硒水稻肥助力解決中國硒攝入難題:益處與挑戰
水稻富硒肥是一種特殊的肥料,旨在通過提供植物可吸收的硒源來增加水稻植株中的硒含量。以下是一些關于水稻富硒肥如何幫助解決中國人補充硒困難的問題的要點:
2025/11/14
硒與非富硒水稻品種的對比
富硒水稻品種在自然條件下或通過生物強化技術使其含有較高的硒元素,而非富硒水稻品種則通常硒含量較低。
2025/11/13
普通水稻在關鍵期如何實現富硒噴施硒無憂富硒肥
在水稻生長的關鍵期,如分蘗期、拔節期和抽穗期,可以采用葉面噴施的方式施用富硒溶液。這種方法可以直接將硒元素輸送到植物的葉片,從而提高水稻植株中的硒含量。葉面噴施的富硒溶液可以是硒酸鹽、亞硒酸鹽或者富硒氨基酸等。
2025/11/13
